绝缘体

美润学科活动以科学实验为载体,体验生

发布时间:2022/7/6 23:34:37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教研能力、展示自我的舞台。为促进番禺区“研学后教”理念的不断深化,打造创新型融乐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洛浦中心小学举办了本次结对校科学学科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课堂教学、讲座、评课三部分,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和备课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地带动了结对校科学学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王婉怡老师授课

  第一节是洛浦中心小学王婉怡老师的四年级课例《点亮小灯泡》。王老师用“广州塔”夜景导入课堂,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再用贴近学生的场景——教室的灯来引出课题:《点亮小灯泡》。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观察小灯泡的结构并说出作用,真正地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导入,也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杜靖琳老师课堂展示

  第二节由洛浦上漖小学杜靖琳老师带领四年级的孩子进行《导体与绝缘体》的学习。在课堂上,杜老师通过视频以及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导体与绝缘体,注重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杜老师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小组展示,在学生探究中渗透科学知识。

李明月老师授课

  第三节是厦滘学校李明月老师的《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课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老师在课堂中善用语言激励,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黄婷老师授课

  第四节是洛溪新城小学黄婷老师的《地球的形状》课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经历了直觉、猜想、证明个过程,同学们对地球的形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好好守护我们的地球。

梁丽娴老师微讲座

  洛浦中心小学梁丽娴老师做《以科学实验为载体,体验生活中》的微讲座。她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是以探究学习为主的课程;教师的上课材料要准备充足,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探究学习贯穿于整堂课,充分体现科学探究学习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究、操作,得出科学结论;科学实验是课堂与生活的桥梁,科学课要注意联系生活,同时也要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科学。

  最后,北片科学中心组的夏慎洲老师以及洛浦上漖小学的曾小燕老师对四个课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们肯定了这次科学教研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积极的示范性作用,也对课例提出了中肯的评课意见,同时希望今后多举办科学教研活动,希望结对组科学老师继续发扬这种积极参与、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努力提升科学科组的教研水平,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曾小燕老师对课例的点评洛浦中心小学科学科组老师观摩课例、积极研讨撰稿人:彭丽兰审核:梁丽娴、庞老师终审:梁老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4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