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体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摩擦起电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两种电荷

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3.原子及其结构

知道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4.导体和绝缘体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头发竖起来”视频。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点拨: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

活动5:学生自学课本33页到34页的内容,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自己叙述出原子结构;

(2)试着分析出摩擦起电的原因。

归纳总结:

(1)原子结构: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探究点二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1: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实验2: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归纳总结:

1)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2)善于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

板书设计

第1节两种电荷

教学反思

两种电荷这一节是电学的初始课,因此上好这一课,对于学好电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学生对电学课的第一印象,所以,它不仅担负着掌握电荷初步知识的任务,还担负着培养激发学生对电学兴趣的任务。基于此,我在设计本课时,尽可能的设计了实验,而且把它设计成探究性试验,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电学的兴趣。如果使用验证性试验,可以节省好多时间,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减弱,因为那样就缺少了神秘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虽看似浅显,但知识点多,给人凌乱而繁杂之感。而且由于化学知识滞后,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导电能力不同的原因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因此课堂容量还是不小的。故在教学中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弄明白。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电流

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电路和电路图

认识电源和电路元件符号,知道电路的组成,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3.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过实验认识断路、短路和通路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演示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彩灯,我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让它们也亮起来,美化美化教室,好不好?

在动手实验之前,请同学们注意两点哟

展示:绝不允许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开关在接入电路时要断开!

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有的组能够使彩灯亮起来,有的组不能使灯泡亮起来,这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因在哪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流

活动1:展示导课中的问题,让学生出示小彩灯亮起来的电路、小彩灯不亮起来的电路.分析讨论其原因。

归纳总结:小彩灯发光说明有电流通过,不发光说明没有电流通过。

活动2:观看电流形成的视频,让学生从中明确,电流形成的原因。

归纳总结:(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活动3:根据上面的两个活动,学生交流讨论要想得到持续电流的话,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归纳总结:整个电路是一个通路,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探究点二电路

活动1:刚才同学们连接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完整电路,(老师出示电教板)闭合开关后,灯泡会发光的,那么,你认为要构成一个完整电路,必须要有哪几个要素呢?

归纳总结:一个基本的电路组成包括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

活动2:根据桌面上的器材,再连接一个基本的电路,自己验证一下各部分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边扮演边讲解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其他组适当的补充。

归纳总结:

电源

提供电能

用电器

消耗电能

导线

形成电流流经的路径

开关

控制电流的有、无

活动3:展示在活动1中,各组同学连接电路的情况,分析其电路的完整情况.从同学们所连接的实物图展开分析,总结得出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归纳总结:通路: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

断路:电路中某处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连接起来,这种情况短路。

探究点三电路图

活动1:根据我们所连接的实物图,如何画出它的电路图呢?这就需要我们熟悉这些器材的元件符号,自学课本的38页,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它们的元件符号

(2)什么是电路图?

归纳总结:

活动2:出示课件,让学生根据实物图来画出电路图。

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投影上展示,让其他组的同学分析它们的不足和优点,进而总结出画电路图的一般步骤。

归纳总结: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一般方法:①识别实物图,确定有几条路径;②按照一定的顺序画电路图,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按电流经过的路径顺序逐个将电路元件用相应的电路符号画到草稿纸上,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也可以从电源的负极开始,以相反的次序连接;③最后将草图整理,注意电路图最好是长方形,横评竖直,符号规范,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板书设计

第2节电流和电路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大亮点就是兴趣实验“看谁先能让小灯泡亮起来”,随着一盏盏小灯泡亮起来,把同学们带入神密的电学世界,这有助于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同时也消除了他们对电的恐惧感。二是尊重教材,但不拘泥教材。在这次教学设计中,是让学生先认识电路,在了解电路图,最后了解电流。这样使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本节知识。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如学生实验“让小灯泡亮起来”后,学生在交流时充分展示,说明自己连接的电路,有的用到开关,有的不用开关,有的更是不用灯座,用导线将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的金属触点和金属壳直接连接起来。通过交流,更激发起其他同学的探索表现欲。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涉及的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2.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通过实验探究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3.生活中的电路

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黑板上挂两串小灯泡,一串同时亮;另一串小灯泡交替亮,为什么同是两串小灯泡,它们呈现的现象不同?它们连接方式上有哪些不同?区别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活动1:请同学们分成两人一组,先考虑一下:现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设计一个电路图,并连接出实物图。分别展示设计的电路图和连接的实物图。

活动2:让学生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和连接的实物图与其他不同的组进行对比讨论,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交流后得出答案。

归纳总结:(1)两个小灯泡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也就是“首尾”相连接,我们称为串联电路。

(2)两个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也就是“首首”相接,“尾尾”相接,我们称为并联电路。

活动3:拓宽一步,再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开关,两个灯泡,两个开关,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讨论,交流,先设计出电路图。

活动4:学生根据自己组设计的电路图来连接相应的实物图,然后探究出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影响情况,用电器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1)串联电路中,再加一个开关,和原来结果一样.我认为,用电器首尾相接,像串糖葫芦,一个开关足够,一管到底,所以合上开关,电灯全亮,断开开关,电灯全灭;(2)并联时,情况不一样。我发现两个开关分别和灯泡连在一起,两条路径互不影响.当闭合或断开一个开关时,和它相连的灯发光或不亮,但另一个小灯泡不受影响。

活动5: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讨论,综合上述探究活动,总结一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哪些特点?

归纳总结:

典例剖析

(黔东南中考)有一种“光控开关”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而另一种“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来控制居民楼里楼道灯可以节约电,要求灯白天不会亮,天黑后楼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灯会自动亮,下列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合理的是(   )

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当“光控开关”、“声控开关”都闭合了灯才能亮,否则灯泡不亮;这说明两开关共同控制电路,即为串联。

探究点二生活中的电路

活动: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列举出一些生活当中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归纳总结:(1)过年的时候挂的彩灯,采用的是串联;(2)家里的电灯和电视机、冰箱互不影响,是采用了并联电路;(3)晚上,马路上的灯有亮有灭,它们是并联;(4)教室里的日光灯互不影响,采用的是并联;(5)工厂车间各台机器都要用电,它们工作要互不影响,属于并联。

板书设计

第3节串联和并联

教学反思

此节课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所以在导课时,我利用两串彩灯演示,这样学生比较熟悉,但它们怎样连接,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神秘。通过以上导入,让学生知道这么神秘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利用课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一个开关、两个灯泡、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设计一个电路,使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问题提出后,学生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2分钟后有80﹪的同学设计出了一个串联电路,还有七八个设计出了两种电路:一种串联、一种并联。接着用投影展示了三个同学的设计作品,以便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学习。然后再进一步的深化,添加一个开关再设计电路,然后探究电路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的三个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用电器相互干扰、开关的作用。

第五个环节是知识应用:展示三幅图片,节日用的小彩灯、街上的路灯、客厅的用电器,让学生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从学生掌握的情况上看,他们判断串并联的主要依据是“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干扰”,因为这个知识点容易理解,并且学生是从自己亲自动手得来的结论,印象深。基本上掌握了本节的知识。

综观整节课,从教育理念上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多;从教育手段上看,有多媒体和学生分组实验,比较先进和充实;从教学效果上说,学生已掌握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实际应用。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电流的强弱

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了解生活中一些用电器的电流

2.电流的测量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如图所示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当把开关闭合后,观察灯泡的亮暗是否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在质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流的强弱

活动1: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学生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引起灯泡亮暗不同的原因。

总结:灯泡亮暗不同的原因是因为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同,说明电流有强有弱。

活动2:对于电流强弱的问题,你还想获得哪些知识?知道哪些问题?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所质疑的问题来自学课本的45页,完成问题。

活动3:阅读小资料“常见的电流”并提出用电器耗电的能力对应电流的大小。

归纳总结:

(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1A=mA=μA。

(2)几种常见的电流值:家用电冰箱的电流值约1A;家用空调的电流值约5A,家用节能灯的电流值约0.1A。

知识拓宽:让学生课下阅读关于安培的故事。

探究点二电流的测量

活动1:电流是有强弱的,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流表来测量,让学生观察自己桌面上的电流表,从中获取的信息有哪些?然后小组之间再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1)电流表有3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三个接线柱中红色柱上标有“+”,表示正接线柱,黑色柱上标有“-”,表示负接线柱。

(2)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分别是0~0.6A和0~3A;对应的分度值分别为0.02A、0.1A。

活动2:根据同学们所认识的电流表,试着交流、讨论,如何读出下面电流表的示数?

归纳总结:首先观察电流表接入的量程,同时弄清分度值,再观察指针所在的位置,读出示数。

活动3:阅读课本实验“练习使用电流表”归纳总结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老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指出错误。提醒注意点。

活动4: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自己所测量出的电流值,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归纳总结:要:一要观察包括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二要调零;三要正进负出;四要串联;五要试触。

四不要:一不要并联;二不要负进正出;三不要超过量程;四不要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活动5:多媒体展示电流表的结构,度数,使用方法。演示并联接入,负进正出,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的现象。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形成有条理的思路。

典例剖析

如图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出现甲同学的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乙同学的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现丙同学的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流表和被测电路串联;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表,从“-”极接线柱流出电表;不能超出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能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根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判断出现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4节电流的测量

一、电流的强弱

1.定义: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其他的单位还有

mA、μA,换算关系:1A=mA=μA。

3.几种常见的电流值

二、电流的测量

1.测量工具:电流表

2.电流表的使用

三看:看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看量程、分度值。

五要:一要观察包括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二要调零;三要正进负出;四要串联;五要试触。

四不要:一不要并联;二不要负进正出;三不要超过量程;四不要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教学反思

首先在认识电流大小的现象时,我在教学中应用了灯泡的亮暗,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说出灯泡的亮暗与电流大小有关。然后让学生根据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自己尝试着利用电流表测量出电流的大小,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电流真的有大小,联系到平时生活中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以及灯泡亮暗时有电流的大小。

本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同学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电流真的有大小,从而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这个试验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实验的专注性来看,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串联电路电流的测量

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2.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应用

会利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来分析相关的问题

3.并联电路电流的测量

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4.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应用

会运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来分析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节日彩灯工作时的情景(接入型号不同的小彩灯),学生观察到这一串彩灯每一个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有些不相同,质疑,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亮暗不同,那么通过的电流是否相同?学生猜想?在学生的猜测和质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测量

1.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导课时的问题,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2.猜想或假设: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将各种猜想分类板书到黑板上。一般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提出下列猜想:

小组1:因为我们的串联在电路中灯泡不一样亮,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应该不相等。

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因为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小组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两极比较大,中间比较小。因为我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把它们互换位置后,靠近正极的又比较亮。

小组5: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正极往负极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

小组6: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电流每经过一个小灯泡就消耗了一部分电能,回到负极时就小了。

归纳总结:

3.设计实验:前面大家有了猜想,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才能证实我们的猜想,各小组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归纳总结:

方案1: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三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然后在电路图1中取A、B、C、D四点分别串联电流表就可得出结论。

方案2: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两个灯泡组成了串联电路,然后在A、B、C三点分别串联接入电流表,如图2所示。

方案3:用电源、导线、开关和四个灯泡组成两个串联电路.第一次用两个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第二次换用两个稍大的灯泡再做一次,电路图和乙组一样。

4.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特别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分析查找原因。

两个灯泡串联的实验记录(参考):

实验组数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1

2

3

5.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的结论。

归纳总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表达式为I=I1+I2。

6.评估与交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寻找问题。刚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教师巡视并参加同学们的讨论)

同学们在实验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并且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收获。

最后指导学生根据他们的探究过程写一份科学探究的小报告。学生完成探究报告,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学们交流、小结。

探究点二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交流、讨论课件中的问题:

典例剖析

小燕在饭店过圣诞节的时候,看到一组串联的节日小彩灯,测得电源插头处的电流如图所示,则通过每盏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大?

节日小彩灯是串联的,由图2所示电流表确定电流表的量程与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示数.再由因为小彩灯串联,而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因此可以得出通过每盏小灯泡的电流值.

问题导入

出示甲电路图,让学生说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再出示乙电路图,让学生猜想一下在这一个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新课。

探究点三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问题情景:我们已经知道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与交流。而且得出了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那么在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存在什么规律呢?按照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写出探究报告。(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提示,进行实验并填写探究报告,教师巡视指导,指导有困难的小组进行规范操作)

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总电流与通过各个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

猜想1:与串联时相同,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

猜想2:看起来干路电流分配给两条支路,两支路电流的和应等于干路电流。

猜想3:如果灯泡不一样,两支路电流的和会超过干路电流。

3.设计实验:同学们仿照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设计,对以上猜想设计一下实验.

方案1:用电池、导线、一个开关、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然后在干路上的A点接入电流表,测出A点的电流;再在两条支路上分别接入电流表,测出两条支路中B点、C点的电流,这样就可得出干路A点电流与支路B点、C点电流的关系了,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图如下:只要按照设计的电路图实验一下,就会得出结果了。

方案2: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和甲组一样.我们觉得A点的电流应等于B点电流和C点电流之和。

方案3: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和别的组一样,我们觉得换成大灯泡,两支路电流要超过干路电流。

4.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两个灯泡并联的实验记录:

实验组数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1

2

3

5.分析和论证

根据同学们所测量出的数据,分析出实验结论,对比一下和原来的猜想是否一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的结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归纳总结: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之和,表达式为I=I1+I2。

6.评估与交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寻找问题。刚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

现在需要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探究过程写一份科学探究的小报告。学生完成探究报告,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学们交流、小结。

探究点四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活动:课件展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答案。

典例剖析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6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是(   )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6A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4A

C.通过电路总电流为0.8A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4A

由电路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乙测通过L2的电流,甲测干路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由此展开分析,得出答案.

板书设计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IA=IB=IC

2.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IC=IA+IB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的现象“彩灯照射下的斜拉索大桥夜景”入手,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让学生分析现象,合理引导,激发探究电流规律的兴趣。让学生感到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和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先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猜想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接着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质疑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协作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5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