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市场 >> 看完这几个事故,就知道冬季的静电有多可怕
一位网友调侃道:“一路霹雳带火花,真带劲。”
近年来,静电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静电火灾爆炸事故隐蔽性较强,一旦发生事故,将给人身与企业,造成意想不到的重大损失。
年8月9日中午,深圳市龙岗区一轮胎汽修店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
深圳消防发布通报称,该起事故原因为经营部员工李某、陈某(死者)维修汽车过程中,将拆卸油箱内的汽油倒入塑料桶,移动塑料桶时产生静电火花引起汽油蒸气爆炸并蔓延成灾。年1月22日,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某工业园内,货车司机把车停在生产车间门口空地,公司两名员工把生产车间内的珍珠棉成品搬到货车车厢里。一员工从珍珠棉上跳下来,踩到车厢地板金属时,脚下因静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火灾导致一人脸部受轻伤。年4月19日,天津市博爱制药有限公司提取车间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不含事故罚款).8万元。该事故是由于静电荷积聚放电,引燃了提取罐周围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气体,发生爆炸。年1月15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吴桥镇一老人由于家中液化气管道老化泄漏,早起穿衣服时产生静电,引发爆炸,导致头部、手部大面积烧伤。
在加油站加油的时候
如果产生静电
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一名女子在加油站自助加油时,将油枪插入车辆油箱口后,整理了几下衣服下摆。可当她再次靠近油箱口时,加油枪瞬间喷出大火。
一、工作场所如何预防静电
接地法: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的方法,主要用来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不宜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泄漏法:采用增湿剂和使用抗静电添加剂,促使静电电荷从绝缘体上自行消除。
静电中和法:在静电电荷密集的地方设法产生带电离子,将该处静电电荷中和掉。静电中和法可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工艺控制法:尽量降低物料流速,增加含水量等措施。
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分正静电和负静电)。
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也称静电放电。就是我们日常通过感觉器官也能觉察放电现象,例如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带上静电,当接触他人或金属导电体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人会有触电的针刺感,夜间能看到火花,这是化纤衣物与人体摩擦人体带上正静电的原因。二、静电的形成危害与消除途径
静电放电基本分为电晕放电、刷形放电和火花放电三种形式。其中火花放电能量较大,危险性也最大。最严重的静电放电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静电灾害是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的,静电作为火源引起燃烧/爆炸的条件及对应的消除途径见下表:
序号
形成条件
消除途径
1
有静电产生的来源
减少静电的产生。如密闭卸油,控制油速等
2
静电得以积聚,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
防止静电积聚,加速静电电荷的泄露。如对设备进行跨接和接地等
3
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防止产生高静电场引起静电火花放电。如油罐车静置一定时间;禁穿脱拍打衣服等
4
静电放电周围必须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
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存在。降低爆炸危险场所的可燃气体浓度。
三、特别提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有接地而放松警惕。静电接地只能导走与其紧密连接的“导体”(金属、人体等)上的静电,而对于不与其连接的孤立导体以及非导体(油类、橡胶、树脂、玻璃等)上的静电荷却无能为力或在短时间内难以导除。因此,操作者在静电接地的同时,还应该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并注意随时可能出现的隐患,同时要掌握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办法和抢救措施。
来源:网络整理:庐阳区应急管理局陈正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