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资源 >> 第36讲静电防护技术注安备考
一、静电防护
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性的措施。
(1)取代易燃介质。例如,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苛性钠或苛性钾代替汽油、煤油作洗涤剂,能够具有良好的防爆效果。
(2)降低爆炸性气体、蒸气混合物的浓度。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采用机械通风装置及时排出爆炸性危险物质。
(3)减少氧化剂含量。充填氮、二氧化碳或其他不活泼的气体,减少爆炸性气体、蒸气或爆炸性粉尘中氧的含量,以消除燃烧条件。混合物中氧含量不超过8%时即不会引起燃烧。
2.工艺控制
工艺控制是消除静电危害的重要方法。主要是从工艺上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和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1)材料的选用
在存在摩擦而且容易产生静电的工艺环节,生产设备宜使用与生产物料相同的材料,或采用位于静电序列中段的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以减少静电的形成。
(2)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
为了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汽车罐车采用顶部装油时,装油导管应深入到槽罐的底部mm。油罐装油时,注油管出口应尽可能接近油罐底部,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灌装铁路罐车时,烃类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2―2)计算。式中V(单位:m/s)为烃类液体流速,D(单位:m)为鹤管内径的数值;灌装汽车罐车时,烃类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2―3)计算。
VD≤0.8(2―2)
VD≤0.5(2―3)
(3)加大静电消散过程
在输送工艺过程中,在管道的末端加装一个直径较大的缓和器,可大大降低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积累的静电。例如,液体石油产品从精细过滤器出口到储器应留有30s的缓和时间。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液体灌装、循环或搅拌过程中不得进行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液体静置一定的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或松弛。
3.静电接地
接地是防静电危害的最基本措施,它的目的是使工艺设备与大地之间构成电气上的泄漏通路,将产生在工艺过程的静电泄漏于大地,防止静电的积聚。在静电危险场所,所有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
凡用来加工、储存、运输各种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粉体的设备都必须接地。工厂或车间的氧气、乙炔等管道必须连成一个整体,并予以接地。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两端和每隔—m处均应接地。平行管道相距10cm以内时,每隔20m应用连接线互相连接起来。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其他金属物件交叉或接近,其间距离小于10cm时,也应互相连接起来。
汽车槽车、铁路槽车在装油之前,应与储油设备跨接并接地;装、卸完毕先拆除油管,后拆除跨接线和接地线。因为静电泄漏电流很小,所有单纯为了消除导体上静电的接地,其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得超过1MΩ
4.增湿
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增湿的作用主要是增强静电沿绝缘体表面的泄漏。增湿并非对绝缘体都有效果,关键是要看其能否在表面形成水膜。只有当随湿度的增加,表面容易形成水膜的绝缘体如醋酸纤维、纸张、橡胶等,才能有效消除静电。
5.抗静电添加剂
抗静电添加剂是具有良好导电性或较强吸湿性的化学药剂。加入抗静电添加剂之后,材料能降低体积电阻率或表面电阻率。
6.静电中和器
静电中和器是指将气体分子进行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离子(一般为正、负离子对)的机器,也称为静电消除器。使用静电中和器,让与带电物体上静电荷极性相反的离子去中和带电物体上的静电,以减少物体上的带电量。
7.防护用品
为了防止人体静电的危害,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佩戴防静电手套。禁止在静电危险场所穿脱衣物、帽子及类似物,并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
二.试题解析
①(第20题).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有多种危险,必须采取有效的互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预防。下列关于预防静电危险的措施中,错误的做法是()。
A降低工艺速度B增大相对湿度
C高绝缘体直接接地D应用抗静电添加剂
:C
:《安全生产技术》第页静电防护有如下几个做法: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工艺控制、静电接地、增湿、抗静电添加剂、静电中和器、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
:A
②(年第15题)产生静电的方式有很多,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时,会产生静电,这种静电产生的方式属于( )A.接触一分离起电B.破断起电C.感应起电D.电荷迁移:D③(年第71题)第71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00分)—些火灾和爆炸的点火源为静电放电火花,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爆炸,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措施的有( )
A.控制流速B.保持良好接地C.人体静电防护D.采用静电消散技术联E.设法降低厂房或者设备内的湿度:ABCD
④(年第21题)为防止静电危害,在装、卸油现场,应将所有正常时不带电的导体连通成整体并接地。下图是装油鹤管的示意图,下列装油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先接地后开始装油,结束时先断开接地线后停止装油
B.先接地后开始装油,结束时停止装有后断开接地线
C.先开始装油后接地,结束时限停止装油后断开接电线
D.先开始装油后接地,结束时先断开接电线后停止装油
:B
⑤(年第题)某粘合剂厂曾发生一起由静电引起的爆炸事故。下图是事故现场简图。汽油桶中装满甲苯,开动空压机后,压缩空气经橡胶软管将甲苯经塑料软管顶入反应釜。开始灌装十几分钟后反应釜内发生燃爆,导致6人死亡,1人重伤。橡胶软管内空气流速和塑料软管内甲苯流速都很高。这起事故中,产生危险静电的主要过程是()。
A.压缩空气在橡胶软管内高速流动
B.甲苯在塑料软管内高速流动
C.工作人员在现场走动
D.空压机合闸送电
B
⑥(年第17题)静电危害是由静电电荷和静电场能量引起的。下列关于生产过程所产生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千伏以上,能量巨大,破坏力强
B.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
C.静电可直接使人致命
D.静电不会导致电子设备损坏,但会妨碍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不良
B
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其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是其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以上容易发生放点,产生电火花。再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74。
年9月19日星期二
(注: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