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资源 >> 你的测电小能手已上线,辨别导体只需1秒
12月22日,由中大型7座SUV别克昂科旗独家冠名的《熊猫实验室》活动圆满举行,本期的活动主题是《电的奥秘——测电机器人》。
活动内容
电的发现
最早提出电这个概念的是公元左右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拿家里的琥珀棒蹭小猫,发现琥珀棒把小猫的毛吸起来了,还能吸起来羽毛。可当时没有这个条件,泰勒斯以为这是和磁铁一个原理,他把这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电”。
风筝实验
过了数千年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电,直到年,富兰克林做了风筝实验,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并且,富兰克林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而后发明了避雷针。
电流和电路
现在我们知道,电流就是电荷向一定方向的移动。在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靠自由电子的运动来形成的。电流通过电路时,会产生许多新的效应。这些现象表明,电流也是一种能量传输过程,可存在于固体、液体或气体中。
通常的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连通时即可工作。电流的存在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测试出来,本次活动主题就是做测电机器人,带大家一起探索电的奥秘!
课前互动
/12/15
课程开始,老师带小朋友们学习了电的知识和原理,大家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人体导电实验
/12/15
小朋友们围成一圈,手拉手,当开头和最后的小朋友把手放在接触点时,灯神奇地亮了起来!
在小朋友们了解电流和电路的知识原理之后,月亮姐姐开始带小朋友们做实验啦!
今天的小实验室做一个测电机器人,在听完月亮姐姐的耐心讲解后,小朋友们都化身为小小科学家,开始做自己的测电机器人。
原理讲解
机器人的眼睛(灯珠),当电路开关闭合后,接入机器人两只手臂之间的物体,如果可以导电即可接通电路,点亮灯珠;如果是绝缘体则不能接通电路,无法点亮灯珠,以此来判断接入两手臂之间的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我们用检测器测人体时,灯泡不亮。这是因为一般的干电池只有1.5V,人体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一块巨大的电阻。
但是插座中的电路有V,人体是一个导体,一旦通过超过36V的电压,就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超过V,就有致命危险。
作品展示环节
小朋友们完成制作之后,拿出自己的测电机器人,在教室中寻找起了导体,同时也为爸爸妈妈取得了“别克昂科旗”的试驾机会!
活动花絮
你们知道别克昂科旗吗?
本期活动活动到此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