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介绍 >> 石墨烯驾驭者曹原的成功,除了天赋异禀
伦敦时间5月6日,“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博导PabloJarilloHerrero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2篇,介绍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最新突破。
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无法看懂论文的内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重大发现的巨大贡献。
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因发现一种能将电子损失降到0的传输材质,即“超导体”,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超导体有助于大幅降低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巨大能源损耗,但其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必须在绝对零度以下。
在过去年的时间里,无数科学家刻苦攻坚,希望研制出常温条件下能实现超导性能的材料,但均未成功。
曹原等人发现将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魔角)时,会产生以0电阻传输电子的神奇超导效应,有望大大提高能源传输效率。
年3月6日,曹原1天内在《自然》杂志连刊2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在整个物理学界引起巨大反响,有人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年的难题”。
年,曹原登上《自然》杂志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这是该杂志创刊年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入榜者。该杂志还授予他“石墨烯驾驭者”称号,一些报道甚至称其为“中国潜在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天才”般传奇不可复制
曹原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他的父母为了培养他,在他3岁时举家迁往深圳。
年9月,曹原考进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仅用3年时间学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
年,曹原以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大学期间,他以交换生身份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和牛津大学交流学习。
年,18岁的曹原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从曹原的成长经历看,他确实是一位天才级神童。无论在中科大,还是在麻省理工,尽管群英荟萃,但他永远都出类拔萃。
年,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神童》丛书,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个神童。
这些神童中,没有2个以上的神童出自于同一个家庭,而且这些神童的家庭环境,以及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不足以使他们达到那般神奇。
所以,“天才”、“神童”是天生的,是不可复制的。
正如国外一些长期从事“天才”、“神童”研究的科学家的结论所说的那样,“儿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迷。”
自由助飞成长
曹原有2大特点,一是特别喜欢读书,二是特别喜欢拆东西。
他最喜欢阅读科技类课外书,仅《科学探索者》一书,他前前后后就读过很多遍。
年9月,曹原考上以“超常教育”闻名的深圳耀华实验学校。
他喜欢动手拆东西,教室里的课桌、椅子、黑板、讲台都没逃过他的“魔掌”。拆开东西后,他会反复琢磨内部构造,搞清究竟。
他还喜欢鼓捣电子产品,音响、电脑、投影仪都被他拆过。他经常跑去深圳的电子市场,一去就是一个下午,然后买上一大堆电子元件回家,拆了装,装了拆,研究琢磨电子线路。
他在家里和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由于实验药品硝酸银很贵,他就买回硝酸,把他妈妈的银镯子放进去,人工合成硝酸银。
此事惊动了校长,校长连连称赞他是个好苗子,是个天才,当即决定将他从“超常班”转至“天才少年班”。
拆东西破坏性很强,但他的父母和老师们都没有批评他。
高中阶段学业繁忙,但他每天晚上10点钟回家后,仍会花1个多小时鼓捣化学试剂。做实验既折腾人,又有一定的风险,但父母的支持和学校的开明,让他尽情享受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
让孩子自由学习
胡适认为,一个人不论是在科学上还是在艺术上能达至辉煌的高峰,最必需、最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是自由的心灵、自由的思考和自由的表达。
教育必须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父母更应赋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自由教育是一种抓大放小、顺其自然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要给孩子时间的自由、思想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和成长的自由。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说:“全世界的孩子在5岁以后送到幼儿园就被扼杀了。”
许多父母喜欢控制孩子,为孩子“定制人生”,潜意识里喜欢听话的孩子,喜欢为孩子规划好一切。
当然,自由教育必须杜绝两种极端行为:孩子还小的时候觉着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又聪明又懂事,放纵孩子;等到孩子不守规矩、学习糟糕时,开始对孩子训斥、打骂。
欢迎评论、转发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