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发展 >> 同一内容不同风采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初中
同一内容
不同风采
TheSchoolStarts
第六届天马杯科学组教学比武大赛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池塘的清澈如许有赖于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其实,这一道理放在教学上,也是如此。我们常说常教常新,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初中部延续传统举行第六届天马杯教学比武大赛,让我们来看看科学组的“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即是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在赛课之前,每位老师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也正是如此,呈现出了非常棒的课堂效果。
陈紫微老师
从质疑到创造
陈紫微老师以“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引入课堂,通过回忆小学科学的导电性知识,巧妙地整合实验与问题,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探究问题的思路渗透到课堂问题链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经历“质疑——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卢均雷老师
创设情境开启思考
卢均雷老师通过让同学分析教室中的电路,创设情境,引出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电路图,在分析电路图的过程中引入新问题,让学生分析如果发生触电事故选择什么进行施救,通过器材的选择引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且让学生判断锡箔纸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引出学生的质疑,让学生分析、讨论,设计出合理的电路图,并能检验身边物质的导电性,通过物质构成的本质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物质的导电性的本质原因,从而得出导体和绝缘体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引出半导体的概念及应用。
蒋慧老师
施救案例里的科学
以生活中如何给触电者施救的实例引入,蒋慧老师对生活的常用的物质按照导电性的不同进行初步分类,然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检测常见物质的导电性,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同学们自己动手进行试验检测,汇报检测结果。分析导体和绝缘体之所以能不能导电的本质原因,接下来演示了烧红的玻璃能导电的实验,验证了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也能变成导体,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紧接着,同学们还一起了解了半导体和超导体的内容,使同学们对物质的导电性的了解更加全面。
张依萍老师
水的导电特质
由一支神奇的笔区分“矿泉水和蒸馏水”引入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研究神笔的工作电路,引导学生设计更好的电路以检测导体和绝缘体。通过演示玻璃烧红能导电的实验,从而证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并从中解释了烧红之后的玻璃为什么就容易导电,研究了物质容易导电与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最后简要的介绍有关导体与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胡月霞老师
从宏观认识到微观世界
通过视频《放进溶液的电脑还能正常使用吗?》创设情境,激发疑问,引入课题,通过问题链的方式出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发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接下来合作交流,遵循科学探究的环节,共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物质的导电性,对物质的导电性有更近一步的认识,接下来从宏观认识转变到微观世界,解释导体、绝缘体、金属等导电及不导电的原因,再引发同学们回顾课前引入中此特殊溶液不导电的原因,首尾呼应,科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出示触摸屏手套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解释其原理,升华本节课的主题,最后进行习题练习,巩固新知。
专家点评
如果说听好的课是一种享受,那么,听专家点评更是一种享受。在听完几堂课后,严国忠老师和黄力老师对授课教师给予了好评,同时也给出了宝贵的意见,严国忠老师对于学习目标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也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几点建议。黄力老师指出在教学中要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