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体

固体导电原理中电子是如何在晶体中移动

发布时间:2024/5/30 12:35: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上节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以及“能级划分”,本节我们将为大家讲述:电子是如何在晶体中移动起来的?具体分为11个小点阐明。大家耐心把下面11个小点读完,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答案。

(一)孤立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值是成“量子态”分布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讲过,因为原子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且组成原子的各微粒均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些微粒通过力的作用、波的干涉等方式彼此制约,在原子内部达到一种了动态平衡。就使得:原子中的电子的能量状态并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只在少数个分立的能级上存在。如下图1中所示的钠原子:

如上图1所示:电子所能占据的的位置,就仅仅在于一些分立的能级上(根据不确定性原理,能级的能量值也是有一个狭窄的范围的,所以图中代表能级的一条直线也是有宽度的,只是非常窄而已,窄到可以认为:在给定一个精确度的情况下,它所代表的能量就是一个数值!)。

(二)在孤立原子中,电子要吸收(或释放)出一个很精准的能量值,才能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上。如下图2中所示:钠原子中的能级2p上的电子要跃迁到到能级3s上,就要一次性地精准地吸收“E=E(3s)-E(2p)”大小的激发能(这是因为电子的能量值不能在图中宽广的空白区域之中逐渐变动,只能在几个能级线之间突变)。只有当电子的总能量值落在能级3s上,在原子系统里经过势能与角动量之间自动地平衡和调整,电子方可运行在电子亚层3s的轨道上。

(三)当大量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结构时,“原子的能级”就会分裂成“晶体的能带”。对于孤立原子而言:同种元素的所有孤立原子,在同一能级上的能量值都是一样的(如下图3中所示)。而当很多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时,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距离会非常近,这时原子的核外电子就不只受自身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还要受到其他原子核的引力作用,以致原子各能级的能量值都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但基本都在原能量值周围波动)。由于不同的原子在晶格中的位置不同,离晶核的距离不同,所以受到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而所产生的新能量值也各不不同。这些获得了新能量值的不同原子的同一能级,合并在一起,就构成“能带”。如下图3中:钠晶格中的所有钠原子的3s能级合并在一起,就构成3s能带;而2p能级合并在一起,就构成2p能带。(因为晶体可以看做是很多个晶格的重复,所以下文中,我们都以晶格的能带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四)电子可“半自由”地在晶格的同一能带上跃迁移动。这主要包含着3个层面的含义:

①电子共有化: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原子核束缚小,大多处于较高能级(能量值比较高的能级简称“较高能级”),而能量高的电子容易突破势垒,实现“隧穿效应”。所谓“隧穿效应”,可以理解为“穿墙术”,即电子可以从一个原子中,跃迁到近距离的另一个原子之中,并可进一步跃迁到更远的原子之中。这就导致了:晶格中处于高能带(能量值比较高的能带,简称“高能带”)中的电子,可以为整个晶格的原子所共有,这就叫“电子的共有化”。相反,原子里层的电子能量低,受原子核束缚大,不容易突破势垒实现隧穿,所以其和孤立原子中的状态基本一样,“共有化”程度相当低。

②同一“高能带”中的各能级可以看作是“半连续”分布的,电子可在这些能级之间“半自由”跃迁移动:原则上来讲,在晶体中的原子的每一个能级都相比于孤立状态时发生了分裂,但因为原子里层的低能级电子,离原子核距离近,受自身原子核的束缚很大,周围原子对其影响很小,所以能级分裂程度低;而处于高能级的外层电子,受自身原子核的束缚小,受周围原子的影响大,所以其能级分裂程度就比较高,这体现在:其能带会扩展得比较宽,而能带中的能级也比较多,能级排得比较密。如下图4中钠晶格的3s能带,拓展得比较宽,且能级线很多,能级线与能级线的间隙非常小。这就意味着:电子在常规的电场作用下,随便吸收(或自发释放)一个微小的能量值,就可以从能带上的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上,同时也实现从一个原子移动到另一个原子的“物理空间转移”。可以认为,电子在能带上“半自由”地跃迁移动。

③能带和能带之间可能存在着“禁带”,所以电子在不同的能带之间“未必”能“半自由”的跃迁移动:如上图4中,能带3s和能带2p之间有一片很大的空白区域,此区域就叫做“禁带”。这两者之间禁带的存在是因为:能带3s的最低能级和能带2p的最高能级之间,还是有很大的能量值差的,而能量差值的大小,就叫做“禁带宽度”。在禁带中,是不可能有电子存在的。在常规的电场作用下,位于低能带上的电子很难吸收到足够大的能量,以跨过禁带跃迁到高能带上。

(五)电子在整个晶格中的排布,需遵守“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规则。

①能量最低原理:因为原子的外层电子能量高,可以为晶格中的所有原子共有,在无电场作用的情况下,共有化的电子可以(通过自发跃迁的方式)跨越晶格中的原子,优先排布在能带中能量值比较低的能级上。如下图5中所示钠晶格的3s能带中,较低能级都排上了2个电子,而较高能级却都是空的(而在孤立的状态下,每个钠原子的3s能级上都排布着1个电子)。这就是“能量最低原理”在发挥作用。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这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反。如下图5中所示的钠原子,其2p能级上有3个轨道,最多容纳6个电子。因为2p能带上的较低能级和较高能级均已填满6个电子,所以不会再有电子从较高能级移动到较低能级上。而3p能级只有1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所以该能带上的每个较低能级上只要填满2个电子,就得往更高一级的能级上填电子,依次类推!这就是“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发挥作用!

(六)能带分为三种,分别为:满带,未满带和空带。所谓满带,就是能带上的每一个能级都已填满电子;所谓未满带,就是在此能带中,虽有电子排布在其中的一些能级上,但并非每个能级都填满电子;而空带,就是该能带中的所有能级都是空能级,该能带上一个电子都没有。如上图5中所示的钠晶格:能带2p为满带,能带3s为未满带,而能带3p为空带。在下图6中,我们将这三个能带放大,为大家具体阐明:“满带”、“未满带”和“空带”的定义。

(七)满带、半满带、空带,在导电方面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满带中全是电子,没有空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即便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也无法跃迁移动形成电流,所以满带不能导电;空带中全是空位,根本没有电子,更别提电子的移动了,所以空带也不能导电;而半满带,既有电子,又有空位,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借助空位跃迁移动形成电流,所以未满带可以导电。具体原因分析见下图7:

(八)满带和空带,需要变成未满带了,才能导电。满带不能导电,是因为没有空位;而空带不能导电,是因为没有电子。所以要想使满带能够导电,就要使满带上的电子跃迁一部分出去,留出空位;而要想使空带能够导电,就得让空带中跃迁进入一部分电子。下图8中,我们继续以钠原子的三个能带为大家举例说明!

(九)晶格的能带是呈“对称性”分布的,电场作用下,未满带中的电子可在晶格中定向移动:因为晶格的结构往往都呈对称性的,而晶格的原子也是呈对称性排列,所以晶格的能带分布也是呈对称性的。下图9中,我们以钠晶体的未满能带3s为例为大家阐明:

(十)晶体的能带以“晶格的能带”为单位呈“周期性”分布:这是因为“晶格”是晶体的基本单位,晶体可以看做是n个“晶格”的重复。晶体中的晶格与晶格之间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晶格中的电子,也可以通过“隧穿效应”,跃迁移动到相邻的晶格的原子之中。所以晶格中的共有化电子也是晶体中的共有化电子,其不只可以在晶格的未满带中半自由跃迁移动,还可以在整个晶体的未满能带中半自由地跃迁移动,整个晶体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带。在下图10中,我们展示了“钠晶体的3s能带分布,与钠晶格的3s能带分布的关系”(图中我们还用了“能带和电子的分布的简图”):

(十一)电场作用下,未满能带中的电子在整个晶体中,逆着电场方向跃迁移动,形成电流。上图10中所示的是:在没有电场作用的情况下,钠晶体中3s能带的分布图及电子排布情况。而当给予电场作用时,此能带上的电子就会逆着电场方向跃迁移动,在整个晶体中形成电流,实现“电子从晶体的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的物理转移过程。具体见下图11:

写到这里,本文开篇时所说的11个小点就已经讲完。不知道大家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电子在晶体中移动起来”的画面呢?如果有,那说明本文的目标达到了!下一节中,我们将为大家回答在本话题的(上)节中提出的问题: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力为什么会不同?敬请读者们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4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