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体

超导之梦巧合,宫斗,理想主义,恍如玩笑,

发布时间:2025/4/10 14:50:26   
北京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LK-99。

7月22日起,世界各地实验室暗流涌动,高温炉悄然运转,业内暗语称之为“全球炼丹”。

暗流源自韩国科学家公开发表的论文,论文主题为室温超导。

即便已失望无数次,这四个字仍有强大魔力。那是物理学圣杯,那是历代科学家魔咒,那是贯穿年的人类野望,那是货真价实改变时代的力量。

如果成真,大疫后奄奄一息的世界,俄乌冲突的阴云,蔓延全球的萧条,都只是历史的插曲,文明将翻开全新一页。

所有电子产品都将重构,交通能源都将颠覆,量子超算和可控核聚变将会实现,更重要的是,停滞许久的物理认知,能突破枷锁,世界将展示更深之秘。

电影《阿凡达》中,人类远征的目标,就是潘多拉上的室温超导矿石,为此不惜征伐文明。

在那个未来之中,星际飞船、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皆依靠矿石,室温超导是文明的基石。

而今,蕴藏魔力的室温超导材料,或许就藏在韩国论文之中,材料皆可网购,高中实验室即可复现,炼制时间34小时。

人类屏息凝神,在炉前等待结果。等待之时,让我们不妨回到长梦的起点。

年春天,58岁的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极低温度下,测试水银电阻,温度4.2K(-.95℃)时,电阻消失了。

昂内斯绰号“绝对零度先生”,因擅长制造低温闻名。超导只是他意外发现,无人知晓原理。

那一年,二十世纪刚开始混乱序章,东方王朝轰然坍塌,一战阴云正在积蓄,福特汽车和豹式坦克先后咆哮,超导只是实验室台上的火种。

此后十年,物理学家不断更换金属材料,最后止步于年的金属铌,超导温度停留在9K(-℃)。

此后40年,科学家一直测试金属化合物,然而超导温度一直在23K(-℃)以下徘徊,仿佛被看不见的魔咒喝止。

最后,学界推出麦克米兰红线,即超导温度不可超过40K(-℃)。

那个温度恍如天条,不可逾越。

超导研究因此凋零,沦为冷门学科,直至年,瑞士科学家和伙伴,另辟蹊径,用绝缘体陶瓷测试,超导温度升为35K(-℃)。

被压制75年的温度,一夕激增,两位年轻科学家不敢相信,反复测试8个月后,才在当年9月发表论文。

论文飘扬过海传至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随手将其布置成本科生作业,然而未曾料到,一个月后,本科生证实了实验结果。

同月,论文也传至中国,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赵忠贤,在图书馆最新的美国杂志中看到论文,开始着手实验。

冥冥中,历史写满吊诡。中国实验突破的契机,在于使用五十年代的库存材料,因那时工厂水平差,产品杂质多,竟意外指明突破方向。

年12月,日本团队将超导温度提升为52.5K,同月,中国团队发现70K超导体,隔年1月,中国团队将纪录提升至K,3月,日本团队将纪录刷至K(-℃)。

红线冲破,天条抹去,年成为超导沸腾之年。当年2月,科学家手持一小块绿色超导材料,登上《时代》封面。

美国成立超导委员会,国会拨款1.5亿美元,总统里根专门发表讲话,提出11点超导倡议:

“科学告诉我们,超导方面的突破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门槛”。

一个月后,纽约曼哈顿酒店内,物理学家召开超导会议,余学者涌入,走廊都被坐满,气氛如音乐节。

20年后,参会学者仍对那夜欢腾念念不忘,“就像参加烹饪大赛,见人就问你用了什么秘制配料?”

每段5分钟的演讲,从晚上19点30分,一直延续凌晨3点15分,欢呼声潮水起伏,演讲里尽是“世界已经改变了”。

那一年,全世界都以为即将跑步进入超导纪元,中国超导研究者从几百增至几万,《人民日报》频繁报道超导新闻,一代人科幻小说中写满超导。

按照此前突破速度推算,媒体称,人类一年之内将实现室温超导。

然而,超导故事却转向低潮,直至年,超导温度停步于K(-℃)。

圣山冷落,盗火者寥寥,因缺理论支撑,研究者多盲选材料,近乎玄学。

年,日本国家材料实验室突发奇想:铁化合物泡在酒中会否创造超导材料?

科学家测试了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日本清酒、日本烧酒和威士忌,最后发现红酒表现最好,但依旧不明所以。

微小化合物浸泡在红酒内,世界仍在酣醉之中。

年,超导温度停滞之后,在韩国高丽大学,教授崔东植发布“原子超导带”理论,因离经叛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4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