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介绍 >> Nature杂志称LK99超导梦已破灭
国际快递·清关·代拍
海外古董·艺术品·名画·名表
Nature发表了一篇新文章,旨在为有关LK-99作为超导体的理论做最后的总结。这篇文章由科学记者DanGaristo撰写,对围绕LK-99的科学研究以及试图将炒作与事实区分开来的复制工作进行了事后总结。但是,科学就是科学,不同的人研究相同的信息通常会得出不同(但不一定相反)的结论。
这篇文章列举了支持和反对LK-99成为(或不成为)室温、环境压力超导体的累积证据,这些证据将人类带入了一个不可复制(但极其节能)的未来。争论一直围绕着同样的问题:事实上,凝聚态物质研究人员正在处理量子效应问题(关于量子效应的研究和知识仍在飞速发展,有待将其转化为科学现实),这只会给韩国原始论文中发布的本已工具繁多、不够清晰的配方带来额外的麻烦。围绕LK-99的兔子洞,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硫化铜(Cu2S)杂质。韩国作者检测到电阻率下降十倍(从0.02欧姆-厘米到0.欧姆-厘米)的温度的特异性似乎是决定性的线索。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化学家PrashantJain说,这是最吸引他的细节。问题是,Jain以前就见过这个特定温度:这是硫化铜(LK-99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之一)发生相变的温度。低于发生相变所需的温度,其方式几乎与原作者认为LK-99向超导性过渡的方式相同。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家JianlinLuo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两次实验,旨在澄清硫化铜的普遍性。在这些实验中,第二个样本的电阻率在摄氏度(开尔文)附近骤降,这与韩国团队的观察结果相吻合。但是,原论文作者(由第一作者LeeSuk-bae领衔)撰写的文件只是问题的一部分:目前科学家们还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正确指导合成过程,以增加LK-99本身中最终被铜原子(注意,不是硫化铜)取代的铅原子的数量(用一种极其简化的方式,这就是韩国作者认为他们的样品中出现室温和常压超导现象的原因)。尽管这一点可能不明确,也可能令人失望,但这是研究LK-99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在我们的硬件世界里,这就相当于我们习惯在泄漏和未经证实的报告上持谨慎态度。理论界通过模拟来了解LK-99的结构是否有利于超导行为,而一个美欧研究小组的新研究也对他们的LK-99样品进行了精确的X射线成像。他们的观察结果使他们得出结论:尽管最初的论文及其前景看好(如果不是确定的话),但LK-99的扁平带(电子可以无损耗地通过)毕竟不利于超导。最近,德国斯图加特MaxPlanck固体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合成了纯净的LK-99单晶体。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被称为“浮动区晶体生长”的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了不含硫化铜杂质的LK-99晶体。由此获得的纯LK-99(化学式为Pb8.8Cu1.2P6O25)的表现与其他研究和复制尝试一致:它表现得像绝缘体,而不是超导体。这些纯净的紫色样品也显示出铁磁性(预计是由于未能完全消除的铁杂质)和二磁性。这使他们得出结论:当与杂质分离时,LK-99并非超导体;正如他们在论文中写道的那样,这些数据使他们得出结论:LK-99并非超导体。虽然Nature这篇文章标题毫不掩饰地写道“LK-99不是超导体”,但文章正文的第一句话却为这种可能性留下了余地。“研究人员似乎已经解开了LK-99之谜”。(强调是我们的。)显然,Nature并不排斥醒目的标题,但在科学领域,总有更多的研究要做。这篇文章的全文值得一读,哪怕只是为了回顾一下这个传奇故事中涉及的所有证据。也许这样更好。由于原始论文中的数据存在漏洞,以及复制LK-99的困难,科学界仍有一些人认为LK-99的传奇还没有结束。欢迎到FuninUSA.NET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