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发展 >>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是因拥有哪些艺术特色,
初学书画的读者,肯定梦想您的作品将来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最终成为书画大家。今天我们就来分享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丰子恺的故事,看看他是拥有哪些艺术特色,而备受世人青睐的呢?
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丰子恺相信听了他的故事后,对您学业有成会有所帮助的。
一.从师留洋学画,成中国漫画鼻祖
丰子恺,原名丰润,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年)11月9日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今桐乡市)。他在家中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但两个弟弟皆早夭。丰子恺出生前,母亲接连生下六个女儿,父亲整日愁眉不展。
全家人都盼着能生个儿子,延续家族香火。这时,丰子恺出生了,一家人欣喜若狂。作为丰家的独苗,丰子恺的受宠程度可想而知。他刚六岁,父亲便开始教他读书识字。祖母、姐姐、染坊店里的伙计,没有一个人不疼爱他。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丰子恺,像极了荣国府的贾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他并没有恃宠而骄。相反,正是周围人的爱,养成了他慈悲善良的天性。无论何时,他总能以悲悯之心看待世间万物。
由于学习基础打得扎实,民国三年(年),丰仁(由小学老师改名)到杭州投考,考前母亲为他准备好糕和粽子(“高中”之意),他不负家庭厚望,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现杭州师范大学),开始从李叔同学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国文。
丰子恺(右)与恩师李叔同(中)合照在预科班二年级时,在上李叔同教授画石膏像课时,丰仁沉迷其中,画艺进步很快。在李教授的指点与鼓励下,他一方面努力写生,一方面观摩西洋名画,并学习绘画理论。
求学期间,丰仁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因此给学生取号“子恺”。丰仁从此以号易名,并以丰子恺之名传世。
民国十年(年),丰子恺为了进一步提高画艺,他卖掉祖产,并向姐夫借了四百元钱,到东京展开他的留学生涯。在东京做短期进修4个月后,他拉完了三册提琴练习本和几个轻歌剧曲子。美术方面,丰子恺专攻炭笔画。
某日,丰子恺在旧书摊上看到《梦二画集·春之卷》,其作者竹久梦二是日本一位自学成功的画家,专攻简笔漫画,自成一家。丰子恺认为,这些画作简直就是“无声的诗”。从竹久梦二的作品中,丰子恺找到了日后美术的途径。
丰子恺先生在作画民国十一年(年),因盘缠用尽后不得已返国的丰子恺,开始漫画创作。其创作漫画的动机,先是因校务会议过于无趣之余,他便观察同事不同的姿态,回宿舍后画成图稿,颇觉有趣,便开始尝试其他内容。
民国十四年(年),《文学周报》开始连续刊载丰子恺的画作,郑振铎给这些画定了“子恺漫画”的标题。画作发表后,一举成名,俞平伯、朱自清、郑振铎、朱光潜等学者都对他推崇不已。
其后,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翠拂行人首》等抒情意味浓厚的画作,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在丰子恺成名之前,中国基本上没有漫画,画家绝大多数都是工笔或水墨画家。学画者几乎都是靠摹古人笔意,画些花鸟人物鱼虫走兽。因此,丰子恺就成了中国漫画创作的鼻祖。
二.有趣、真实又不夸张的童趣画
丰子恺的童心很重,他喜欢和孩子交流。在我们眼中司空见惯的儿童生活,通过他的描绘,变得有趣、真实又不夸张,让人生出淡淡的欢喜。他曾说过:自己的身心为四件事所占据—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慈鸟反哺看起来,丰子恺是画下了孩童的天真,其实更像给儿时的你我拍下了一张张照片。有一次,他漫步西湖边,看见孩子们顶着大荷叶,活像两个荷叶娃娃。他们明明心心念念着荷花,摘着摘着只记得了荷叶。
女儿阿宝也是可爱得紧,拿自己的鞋子给凳子腿穿上,而自己只套着袜子,然后得意地说“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可是母亲却以“弄脏了袜子!”为由,破坏了这个创作,既煞风景又野蛮。丰子恺为了警戒自己不当“野蛮”父亲,画下了这幅画。
就这样,丰子恺尽全力地记下这所有的美好,画里的孩子就像一个个绝缘体,永远保有天真的底色,纯洁无瑕,与复杂的世界暂时隔绝。如此源自于生活,表达简洁的画作,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连大人们因其充分童趣,也会感兴趣的。
三.幽默、有哲理,反映国情、抒发民义
在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丰子恺的漫画极受国人欢迎,他那别具一格,反映现实,充满幽默,富有哲理的漫画,非常深入人心,曾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散文家丰子恺在画人物时,丰子恺喜欢不画眼睛,甚至没有耳朵、鼻子、嘴巴。一律都以义为主,惜墨如金,惜笔如金。丰子恺在论述自己的画中也说道:如果意已经到了,笔再到,笔就没有意义了。
丰子恺的漫画始终以诙谐、幽默、以淡淡的愁绪和暖暖的温情为主调,他与日本的竹久梦二不同之处,在于创作上投入了更多的人生慨叹和抒发遐思,拥有更多的人生滋味和人间冷暖,并把中国当时的国情以及中国人向往和平,珍视生活融入其中,不仅形象美,而且意义更美。
正如散文与红学家俞平伯赞扬的:丰子恺的画实是中国一创格,既有中国画风的萧疏淡远,又有西洋画法的活泼酣恣,他的画是无字的散文,无声的诗歌,是牵动人思想行走的小说。
除了独特的思想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丰子恺的责任感,是他把心与民生融在一起,与人类生存融在一起。所以,在丰子恺笔下,经常会出现馄饨摊、豆浆铺、理发店、茶水房;他的笔触始终围绕着普通人、平凡人,围绕着人的喜忧、离愁、伤感,以及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孩子们顶着大荷叶这样的漫画切合民意、通俗易懂,还配有幽默、富有哲理的“旁白”,肯定深受百姓爱戴。因此说,没有丰子恺,中国的漫画至少在那个年代不会进步的那么快,也不会影响更多的人,他以如此简的笔法创造一类门派,成为一代鼻祖,中国唯此一人。
总之,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拥有贴近民众生活、充满童趣、幽默且含哲理、抒发国情等艺术特色,所以备受世人青睐。无论学习哪门艺术,只要像丰子恺那样,拥有符合民意、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等艺术特色,就一定能受到民众欢迎,获得令人满意的结局。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