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半导体
通常把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称为半导体。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硅和锗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有砷化镓、硫化锌、氧化亚铜等。
二、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我们以硅为例简要说明半导体的导电机理。硅是四价元素,每个硅原子的最外层都有四个价电子,并且通过价电子与相邻的四个原子联系着,这样,相邻的两个原子就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达成一种稳定状态。
处于共价键中的电子是一种束缚电子,大多不能自由移动,但由于热运动,少数电子有可能挣脱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在原共价键位置留下空穴,由于自由电子带负电,所以留下的空穴带正电,自由电子和空穴就成为了半导体中载流子。需要注意的是空穴导电并不是实际运动,而只是一种等效,电子定向移动时等电量的空穴会沿其反方向运动,它们共同形成了宏观电流。
通常情况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数量很少,导电性很差,随着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载流子数量增多,导电性会明显改善,这就是半导体的热敏特性。
三、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
如果在半导体中掺入少量其它元素,可大大提高其导电性能。
1.在硅中掺入磷,由于磷是五价元素,磷原子最外层有五个价电子,其与硅原子组成共价键时会多出一个价电子,这个电子在室温下很容易激发成为自由电子,因而此时自由电子的浓度要比空穴的浓度大得多,导电主要靠电子进行,这种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
2.在硅中掺入硼,硼是三价元素,在与硅原子组成共价键时会产生大量空穴,导电主要靠空穴进行,这种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