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优势 >> 曹原之后,又一中国小伙在石墨烯超导领域有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董芳芳
年9月1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AndreaF.Young课题组连续在《自然》杂志背靠背发表两篇论文,报道了他们在菱面三层石墨烯发现超导的最新突破。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留学生周昊欣。
年,来自深圳、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曹原在魔角扭曲的双层石墨烯中发现新的电子态,一举打开了非常规超导体研究的大门。如今,在石墨烯超导领域,又有一颗未来之星冉冉升起。
石墨烯超导研究显示更多可能
该研究团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题为“Superconductivityinrhombohedrealtrilayergraphene”,研究团队在菱面三层石墨烯中发现超导性,在亚开尔文温度下表现为低电阻率或消失电阻率。第二篇论文题为“Halfandquartermetalsinrhombohedrealtrilayergraphene”,研究团队在菱面三层石墨烯中发现“半金属”和“四分之一金属”。此次晶体菱面三层石墨烯超导现象的发现,为石墨烯超导的研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早在年3月,麻省理工学院PabloJarillo-Herrero课题组(曹原)在~1.1°魔角扭曲的双层石墨烯中发现新的电子态,可以简单实现绝缘体到超导体的转变,打开了非常规超导体研究的大门。这个全新的发现,把石墨烯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研究结果以背靠背的方式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曹原作为第一作者,一时引起轰动,魔角石墨烯风靡全球。
就在今年的4月8日,《自然》以“背靠背”的形式发表了两篇石墨烯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一篇又是出自曹原团队之手。7月21日,曹原又发表了自己的第八篇《自然》,发现按魔角(1.56度)扭曲的三层石墨烯,在超强磁场下仍能保持超导性。
又一中国少年获得新突破
《自然》对魔角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成果,一直喜欢用“背靠背”的方式展现。继“魔角石墨烯”之后,《自然》又多次发表文章跟进石墨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如今又一中国少年作出了新的突破。
周昊欣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级学生,是少年班级学生曹原的师弟。他和曹原一样,年纪轻轻就在全球最顶尖期刊上发表文章,名动世界。两人都是在石墨烯领域深入探索,攀登科研的无人区。
周昊欣的社交主页显示,年,他从少年班毕业后,直博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年6月16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