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资源 >> 你会是隐形的抑郁症患者吗丨这里有它的10
就在这一个月,两个朋友跟我说他们抑郁了。其中有一个朋友,在我看来本应该是抑郁绝缘体,在告诉我,他们的抑郁症状之后,我实属感到有些惊讶。
后来在和同事讨论这件事时,同事表示:也许人人都有个未曾提起的过去,业内的某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就曾自述,抑郁症的真实感受。
那些在我们眼中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抑郁就抑郁了?
就算是一个彪悍的生活扛把子,也可以是一个隐形的抑郁患者,虽然这似乎不同于抑郁患者的经典人设。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在她的博客中,把他们称为隐形的抑郁患者:
有些人内心充满“自杀”的想法,但由于平时表现得过于“正能量”,以至于他人完全看不出来。如果这类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朋友,后者往往会很震惊。
由于这些人的社会生活往往很成功,英文缩写又和哲学博士的缩写(PHD)一样,也许它还有个别名叫博士抑郁症。
有些人不是不抑郁,而是没有机会表现抑郁……玛格丽特称,这就是社会中的高功能隐形抑郁患者。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所具有的10个特征,看看你是否能
到谁:1.大家都夸他非常优秀,但自己不这么认为…
他可能信奉:要么不做,要么就把它做好。
他会默默耕耘,让自己把事情做到最好。他允许自己在某些事上不在行,比如不会讲笑话。但如果事情对他有意义,他会要求做到极致,特别是别人对此有所期待的时候。
2.也许他就是人群中的背锅侠…
他说话很有份量。因为他总是说到做到,看重自己的责任。他往往会第一时间发现事情的问题,然后就去寻找解决方案。
由于太负责,太问题导向了,以至于被别人甩锅,他也会甘心责任,并解决问题。
3.若无其事地笑着说:我没事…
你可能会觉得他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因为即使在你看来很痛苦的事,他也会笑着说没事。
他似乎没有留任何时间让自己心碎,让自己表达愤怒和痛苦。也许在他看来只要足够理性,把问题想清楚,把逻辑理顺了,事情就会被解决。
他可能很少有时间,放空大脑,而只是单纯的感受或者享受生活。
4.虽然常念叨:顺其自然;但他最讨厌:无能为力…
虽然,“活在当下”是当下流行的哲学倡导。这四个字执行起来,对他来说,尤为困难。如果他去练瑜伽,可能很讨厌体式的维持阶段:
由于他需要对自己或环境保持控制感,但这种对失去控制感的担心,反过来又意味着失去控制。对他来说解决这种内在冲突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压抑这种焦虑。
所以,在外人看来,他往往是个特别不焦虑的人,特别看得开的人。
5.他想方设法获得更多外在成就…
他往往需要看得见的成就来证明自己。如果你要细数他做成的事情,也许你能数出一大把。
但对他而言,无论做得再好,内心依然存在“你不够好”的声音。这往往来自于他自尊的不平衡性。
因为他内心彻头彻尾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所以会用其他的成就来代偿这种亏空,但这种代偿性的满足感,往往是暂时的。
6.他往往关心别人的生活,但好像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
他这样做并不是在假装“好人”,他只是不允许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需要与脆弱。和他走得越近,你往往会觉得他看起来开放的内心,其实是封闭的,孤寂的。
7.他看起来内心很强大,他的阳光不容质疑…
他看起来比别人对过去的痛苦有更强的承载能力。
怎么说呢?一般人在面对过去的痛苦时,可能会摸摸脑袋说:嗯,对啊,那个时候是挺难的。但他可能会说:噢,那都是小事。他可能会非常强调,过去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完全好了。
8.除了不抑郁,他可能有其他的问题…
由于他不容许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愤怒以及悲伤,那么这些情绪往往通过其他行为外溢出来。比如进食问题,强迫行为。
9.他可能经常感恩,满怀正能量…
他看起来很乐观。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总是看到事情的积极一面。但有意思的是,你好像从来没有听他说起过悲观的想法。
也正是这种僵化的积极表达,暗藏着问题。由于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接纳自我,他感谢天,感谢地,感谢你,感谢我,惟独从来没有感谢过他自己。
10.他也许看起来很成功,唯独无法与他人真正亲密...
由于总是被结果与成就导向,让自己看起来很坚强。他一般较难放下架子,和另一半坦白自己的担忧。甚至有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说起。
事实上,他可能更喜欢那些不允许他暴露出脆弱的人,因而和这样的人成为一对。他和另一半的互动关系更多事相互为对方做点什么,而不是致力于相互理解。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躺中了其中几条,那么也需要注意,也许抑郁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遥远。
关于心理学小知识,你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呢,不妨给我留言哦~
作者介绍:以科学为基,用数据说话。DiggMind,一个数据驱动的智能心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