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体 >> 绝缘体发展 >> 连发两篇Nature95后天才曹原,不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这是何冰老师在《后浪》演讲中的一句话,让不少年轻人听后热泪盈眶。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更是一跃成为对有志青年的最高赞美。算一算最早的“90后”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应该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崭露头角了,而最小的“90后”也已经走出校门,开始为将来更好的生活拼搏前进了。
曾几何时,“90后”在从前一段时光却成了一个贬义词。“不靠谱”“一代不如一代”,甚至负面新闻一出现,当新闻中出现“90后”这个关键词,那便多了一条罪状。
“不愧是90后”“我就知道是90后”这些声音不绝于耳。
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90后终将接力,扛起实现中国梦的大旗,并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
这其中一位“海啸级后浪”正向人们卷来,并袭卷整个世界的科学界。
天才少年
曹原,年出生于四川成都。3岁时随父母迁居深圳。年9月因在校表现好,成绩突出。有些知识一点就通,还经常问倒老师,老师跟曹原的家长说这是个好苗子得好好培养。
所以妈妈便为他报了耀华实验学校。果然不负众望,曹原经过严格的选拔从景秀小学,进入耀华实验学校小六(2)超常班。
可能大家不了解耀华实验中学,这是一所以“超常教育”而闻名的深圳名校,学校在创办之初,就确定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在这种良好学风,并擅长开发学生潜力的学校里,曹原如鱼得水,学校也如获至宝,学校选出了另外两个同样也很优秀的学生。
集齐本校最好的老师,专门腾出一间校长办公室来当他们的教室,方便情景教学做简单的小实验,并制定了符合他们的自身特点科学系统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计划。
使他们在三年内就修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
接下来,在年时参加高考并以理科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而且进入了最严苛,也是最令物理系学生向往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要知道这个班采用的是初次选拔,滚动淘汰的机制,并且在本科毕业后可以进入国际最优秀的研究组。
此时的他不过才14岁,但他可以一直留在这里,不被淘汰,并且在班里也不是默默无闻,而是思维敏捷,被同学们盛赞为“小庄小威”﹝庄小威,中科大最强毕业生,华裔女科学家﹞,大概天才也不过如此吧。
初露锋芒
年,18岁的他又获得了“郭奖”。那么什么是“郭奖”呢?“郭奖”的全称是“郭沫若奖学金”它是国家批准设立首个以个人冠名的新中国第一奖学金。
每年只有十五个名额,据说只有院系前三才有机会被提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
学校至今还流传这一句话,“没得郭奖的人不一定不是人才,但是得了郭奖一定是精英中的精英”可见这是每个中科大学子梦寐以求的荣耀。
曹原能够从万千人才中脱颖而出,获得这份荣誉,就可以从中看出他的能力已经多强悍了,并且最可怕的是他一直在进步,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
从中科大毕业之后,曹原又被直接保送到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其实直到这时,他的传奇才算刚刚正式开始。
惊艳世人
在曹原的一生中,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曹原在世界科学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曹原加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PabloJarillo-Herrero课题组实验室,在经过无数次试验失败后,终于发现当两层石墨烯搭成一个微妙的角度,它就会成为一个绝缘体。
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势如破竹,又发现稍微调整一下角度,它又变成了超导体!这一发现直接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新领域。
给已停滞多年的高温超导研究带来一些新的突破,也解决了困扰世界物理学家困扰了一百多年的问题。
就这一发现,曹原在一天内连发两篇《Nature》,也正是凭借这一发现,曹原在年12月18日,荣登《自然》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
同时有望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种足以载入史册的重大发现,被曹原玩成了常规操作。
众所周知,英国《Nature》杂志自年创刊以来,一直保持的自己的格调,有着对自己清晰的定位,就是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正是这份对科研尊重与严谨的态度,使得《Nature》杂志每星期在全世界发行6万份,而其中大约四分之一要发行到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供他们参考与珍藏。
要知道,以前评中科院院士,只要一篇《Nature》或者《Science》就可以。虽然现在没有这样的现象了,但《Nature》在科学领域中顶级杂志的地位是无法动摇。
有的科研人员这辈子都无法在这上边发表一篇文章,而曹原第一次登上《Nature》时仅仅22岁!并且当天一次性就发表了两篇文章!
当时杂志社刚刚拿到这篇研究成果的论文,就迫不及待的先行在网站上刊出,并配以第三篇文章做评述。
在别人投稿过去还需要严格的审核,不一定可以发表的时候,《Nature》杂志却以可以发表曹原的研究论文为荣。
因为此时距离发现超导体已经足足过去了年,此后的对于超导体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也就是说超导体这个问题已经整整困扰了全世界年。
如今,正有无数学者试图重复、拓展他的研究。可能这些专业的名词不太能够让大家有一定的概念了解这一研究对人类现代文明的意义跟作用。
曹原的这一研究发现可以提高医疗设施,电网设备、电子产品等生活设施中充电效率,还可以应用在超级计算机,超级高铁等前沿科技中。
减少能源的损耗,提高实际生产中能源的利用效率。而超导意味着物理学家可以设计出能在接近室温下以零电阻导电的材料。
当我们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电力传输效率,大大减少能源成本,让超导体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举个小小的例子,就在曹原发表论文之后9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人敏锐的嗅到这是一个商机,可以革新电子产品电池的充电技术。
以手机为例,一旦安装石墨烯电池,手机的充电时间,将被缩短为16分钟。
这对赶路的人,或者一些需要常常需要外出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福音,这样可以避免在作事时,手机没电,延误信息传递,也不需要随时随地带着笨重的充电宝,可以轻便上路。
所以说,最难的开头就是发现跟了解石墨烯,现在已经搞定了,接下来就是实现各种应用了,这就简单多了毕竟只要是人们敢想的,想的到的,只要有理论支撑就可以实现,所以现在才会有这么多的成就。
以后超导体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中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值得一提的是,年5月6日,曹原再次背靠背连发两篇Nature,报告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进展。
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为共同第一作者。果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被诋毁被误解
当曹原的一系列神操作传回祖国后,无数的无数国人为之自豪,不禁激动地说,曾经很多人说我们中国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科研能力,如今曹原的一系列操作算是打了他们的脸了,还是狠狠的那种。
但每次一片和谐的声音中总会夹杂着一些跳梁小丑,说一些无稽之谈,来哗众取宠,博取人的眼球。就像有小丑质问钟南山院士为抗疫做了什么,除了演讲,出风头别的什么都没做。
这些让人一听就觉得很可笑的话。也在曹原身上出现了,说石墨烯超导体并不能投入使用,更有甚者说这个只是一个骗局。
就因为美国向他发出入籍邀请,结果就成了人家已经变成美国人了。但是曹原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加入美国国籍,他是中国人,学成之后要回到祖国,报效国家!
少年强,则中国强。如今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90后,我们已经接过中国发展的接力棒,并且正在全速前进中。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也希望将来越来越多像曹原一样的人,不要辜负祖国的培养,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祖国也在努力为你们学成归来之时,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